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油價逼近10元/升,部分車企宣布燃油車停產。舊王朝 “改朝換代”標志著新能源車的未來已來!盡管新能源車產業鏈已較為成熟,但考慮買車的消費者其實是在顧慮:去哪充電?充電的地方夠多嗎?開到一半沒電了怎么辦?
帶著以上噪音,本期風向從新能源的“充電器”——充電樁入手,來看看新能源車的后院!
手機VS新能源車,沒電真不行
這個時代能讓年輕人最快奔潰的瞬間:沒網,沒錢,手機沒電!沒帶錢包可以忍,但是手機沒電真的不行,這道理跟新能源車其實是一樣的。 汽車電動化的加速,推升了新能源車充電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目前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迫在眉睫。 充電樁是向新能源汽車補給的電能裝置,一般我們在商場、公共停車場和住宅小區等場所都能見到,根據匹配不同的電壓為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 配套需求和政策支持雙驅動 有需必有求,跟上高速發展的新能源快車道,充電樁的基建速度也要跟的上! 據中汽協數據展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 784 萬輛,同比增至59.3%;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 261.7 萬臺,同比增長 56%。與此同時,2017-2021 年,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從 21.39 萬臺增加至 114.7 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52%;私人充電樁保有量從 23.18 萬臺增加至 147.01 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59%。 可以看出,不管是從公用還是私人個體,加速新能源后備補給能量站的訴求是人之所向。 充電樁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從無到有的萌芽期(2006-2014) 2006年:BYD建立首個汽車充電站;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建設國內首個集中式充電站; 2009年:上海市電力公司投資建成國內第一座商業運營功能充電站; 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唐山南湖充電站建成投運,是國家首座典型設計充電站。 總結:在這個充換電行業的起步階段,只有核心資源或國有的企業才敢于進入市場博弈,屬于從0到1階段,也為充電樁行業下一個階段做好了良好的開端! 從培育期到爆發期(2014-2019) 2014年:國家提出適度超前的建設計劃; 2015年:引入民間資本,大批企業融入市場; 2016年:新國標實施,大規模投資建設進入高潮。 2018年:車企、出行公司等大范圍布局,新增14.7萬個公共充電樁; 2019年:新玩家入局,部分企業首次達標盈虧平衡線。 總結:伴隨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上升,充電模式的發展方向確定了,此時的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 從完善管理到未來成熟期(2020-2035) 2020年: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瞬間有點燃了資本的投資熱情; 2021年: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改善汽車使用條件,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 總結:到2035年,我國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新基建賦能充電樁的產業鏈 充電樁產業鏈涉及到的上游為元器件和設備生產商,主要負責提供各種充電樁元器件和充電設備;中游是充電站建設和運營商,負責充電站的搭建和運營,提供充電服務;下游是新能源電動車用戶,在充電樁上進行消費。 產業鏈上游為制造端:行業間的競爭較充分,門檻低。 產業鏈中游為運營端:主要是運營商間的競爭與跑馬圈地,形成壟斷的競爭格局。 當下,新基建正在加速產業融合發展,充電樁產業鏈正在不斷刷新。目前,除了充電基礎設施產業鏈直接的參與者之外,出行公司、科技企業、互聯網巨頭等新玩家也在紛紛涌入該行業。 終極探討:充電樁的未來會怎樣? 在當下階段,新能源車的便利性方面還存在不足,里程焦慮仍然常見;基礎設施事關便利性,屬于重要決策因素,但這個問題并不是無解的問題,而是發展中可以解決的問題! 邏輯上,未來寫字樓樓下所有停車位都可以建充電樁,但不可能建成加油站;現在不做建設,主要是電動車保有量較低;但隨著新能源車的真實需求提升,建設基礎設施的ROE自然會提升,促發內生建設。 圖:北京建國門附近有5個加油站,但有400個停車場 從政策上看,2021年5月20日,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從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兩個方面,促進全國范圍內的充電樁建設。 最后,在貫徹“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是從充電樁產業鏈的發展還是各項政策的推進及落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配合新基建充電樁的建設與迭代,都是大勢所趨! 各項政策紅利+消費補貼支持,是不是讓還在糾結買新能源汽車的你,放心起來呢? 數據來源: 國聯證券研報《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研報 第一電動網,作者充電樁沙龍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疬^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
知識課:高速發展的新能源車,它的“充電器”怎么樣了?
2022-06-16 來源:嘉實基金 關鍵詞: 基金 投資 理財
在貫徹“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是從充電樁產業鏈的發展還是各項政策的推進及落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配合新基建充電樁的建設與迭代,都是大勢所趨。
油價逼近10元/升,部分車企宣布燃油車停產。舊王朝 “改朝換代”標志著新能源車的未來已來!盡管新能源車產業鏈已較為成熟,但考慮買車的消費者其實是在顧慮:去哪充電?充電的地方夠多嗎?開到一半沒電了怎么辦?
帶著以上噪音,本期風向從新能源的“充電器”——充電樁入手,來看看新能源車的后院!
手機VS新能源車,沒電真不行
這個時代能讓年輕人最快奔潰的瞬間:沒網,沒錢,手機沒電!沒帶錢包可以忍,但是手機沒電真的不行,這道理跟新能源車其實是一樣的。 汽車電動化的加速,推升了新能源車充電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目前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迫在眉睫。 充電樁是向新能源汽車補給的電能裝置,一般我們在商場、公共停車場和住宅小區等場所都能見到,根據匹配不同的電壓為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 配套需求和政策支持雙驅動 有需必有求,跟上高速發展的新能源快車道,充電樁的基建速度也要跟的上! 據中汽協數據展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 784 萬輛,同比增至59.3%;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 261.7 萬臺,同比增長 56%。與此同時,2017-2021 年,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從 21.39 萬臺增加至 114.7 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52%;私人充電樁保有量從 23.18 萬臺增加至 147.01 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59%。 可以看出,不管是從公用還是私人個體,加速新能源后備補給能量站的訴求是人之所向。 充電樁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從無到有的萌芽期(2006-2014) 2006年:BYD建立首個汽車充電站;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建設國內首個集中式充電站; 2009年:上海市電力公司投資建成國內第一座商業運營功能充電站; 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唐山南湖充電站建成投運,是國家首座典型設計充電站。 總結:在這個充換電行業的起步階段,只有核心資源或國有的企業才敢于進入市場博弈,屬于從0到1階段,也為充電樁行業下一個階段做好了良好的開端! 從培育期到爆發期(2014-2019) 2014年:國家提出適度超前的建設計劃; 2015年:引入民間資本,大批企業融入市場; 2016年:新國標實施,大規模投資建設進入高潮。 2018年:車企、出行公司等大范圍布局,新增14.7萬個公共充電樁; 2019年:新玩家入局,部分企業首次達標盈虧平衡線。 總結:伴隨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上升,充電模式的發展方向確定了,此時的市場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 從完善管理到未來成熟期(2020-2035) 2020年: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瞬間有點燃了資本的投資熱情; 2021年: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改善汽車使用條件,加強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 總結:到2035年,我國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新基建賦能充電樁的產業鏈 充電樁產業鏈涉及到的上游為元器件和設備生產商,主要負責提供各種充電樁元器件和充電設備;中游是充電站建設和運營商,負責充電站的搭建和運營,提供充電服務;下游是新能源電動車用戶,在充電樁上進行消費。 產業鏈上游為制造端:行業間的競爭較充分,門檻低。 產業鏈中游為運營端:主要是運營商間的競爭與跑馬圈地,形成壟斷的競爭格局。 當下,新基建正在加速產業融合發展,充電樁產業鏈正在不斷刷新。目前,除了充電基礎設施產業鏈直接的參與者之外,出行公司、科技企業、互聯網巨頭等新玩家也在紛紛涌入該行業。 終極探討:充電樁的未來會怎樣? 在當下階段,新能源車的便利性方面還存在不足,里程焦慮仍然常見;基礎設施事關便利性,屬于重要決策因素,但這個問題并不是無解的問題,而是發展中可以解決的問題! 邏輯上,未來寫字樓樓下所有停車位都可以建充電樁,但不可能建成加油站;現在不做建設,主要是電動車保有量較低;但隨著新能源車的真實需求提升,建設基礎設施的ROE自然會提升,促發內生建設。 圖:北京建國門附近有5個加油站,但有400個停車場 從政策上看,2021年5月20日,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從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兩個方面,促進全國范圍內的充電樁建設。 最后,在貫徹“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是從充電樁產業鏈的發展還是各項政策的推進及落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配合新基建充電樁的建設與迭代,都是大勢所趨! 各項政策紅利+消費補貼支持,是不是讓還在糾結買新能源汽車的你,放心起來呢? 數據來源: 國聯證券研報《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研報 第一電動網,作者充電樁沙龍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疬^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