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所謂韌性,是指物體在遭遇外部沖擊時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物體抗壓的能力越強,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
大自然中, 1盎司重的黃金錘薄能鋪滿9平方米的面積,堪稱“韌性最強”的金屬。建筑學里,木構件中突出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咬合,構成了中式建筑抗震的“靈魂”。采用榫卯結構的故宮,600年來經歷了200多次地震,屹立不倒。
資本市場能與波動共存也在于其韌性。“證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將市場中資產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現象比作遛狗,有時候狗狗會跑在人前面,有時候會跑在人后面,但只要遛狗繩索在,狗狗就不會跑太遠。如果我們將遛狗的人理解成資產的價值,狗狗是市場價格(Mr. Market),繩索的彈性就是投資的韌性。
2022年6月23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沖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來自哪里?深入了解這一基本盤問題,或許能讓大家更加堅定長期投資的信心。
市場韌性的構成
物理學上,韌性機制包含四個方面,第一,承接外部沖擊的能力,第二,緩解沖擊的能力,第三,防止沖擊擴散的能力,第四,從沖擊中恢復的能力。 對應在經濟層面,一個經濟體的韌性體現在面對沖擊臨危不亂,能采取相關措施減弱和化解沖擊對社會民生的影響,能將沖擊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有限范圍之中,以及沖擊之后恢復常態。 以上述關聯邏輯來觀察,即便是最近幾年發生了一系列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因素,中國經濟一次次承接住了外部沖擊、并從沖擊中復蘇。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國資本市場也一次次走出低谷、砥礪前行。 拿2010-2021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十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2年上半年在諸多新挑戰之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穩”,4-6月各項經濟數據逐月回升,韌性盡顯。 細看來,中國經濟的韌性源自不斷調整優化的結構。過去,中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出口和地產投資,如今,內需成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助推器”。即便是在疫情影響遷延的這幾年,制造業占比繼續提升,消費主導作用明顯,“調結構”進程不改。 中國經濟的韌性依托于市場和內需的巨大潛力。中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發展潛力巨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積累了應對變化的回旋空間。 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源自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提升。一體兩翼,科技創新一邊為企業賦能,一邊給市場助力,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這些韌性的構成因素就像榫卯,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抵御各種風險的基本盤。遠者不論,且看當下。隨著2022年疫情沖擊進入掃尾階段,穩增長政策逐步顯效,近期發布的宏觀經濟指標如供給端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需求端的消費、出口、投資均從低位開啟反彈,顯示經濟已呈修復之態。 構建個人投資的韌性 市場存在韌性,不代表個人投資對風險免疫。中國資本市場風雨兼程三十多年,彰顯價值投資主動選股能力的偏股型基金指數震蕩起伏,不少韌性不足的投資者被“顛下車”。 個人投資的韌性和心理學中的“抗逆力”、“復原力”頗有些相通,這種承受挫折的能力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 信念感,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有著堅定的信念。 能理性認知并堅信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賺的是兩方面的錢,一企業長遠成長、能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新收益,二是企業價值在市場陷入悲觀、定價嚴重偏頗時被低估而帶來的機會。市場是復雜的,短期價格總是難免因為情緒、流動性而隨機漫步,但是長期來看,內在的投資價值才是決定價格中樞的錨。 第二, 管控力,光有信念還是不夠的,個人投資的韌性還來理解風險,管控風險。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說,找到即將上漲的投資并不難,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地應對風險,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長久的。你需要做的是,第一步理解風險,第二步識別風險,最關鍵的是第三步,控制風險。 如果天氣預報告訴你,明天80%的概率會下大雨,你出門一定會選擇帶傘,這個動作就是管控被雨淋的風險。投資中管控風險,就是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做好資產配置,以有效合理組合的方式分散風險。 第三, 投資組合中底層投資標的的韌性,簡單地說,就是你選擇的股票、債券對應的公司在利潤創造上存在護城河,在估值層面有安全邊際。 巴菲特曾表示,優秀的公司往往擁有寬闊、持久競爭優勢的經濟護城河,具體體現在它具有很高的利潤率,并且可以長期維持增長。 如果說“護城河”是產業內部以及相鄰產業之間的競爭,而創新則是行業加速融合、跨界破壁的新常態,結合最近幾年的市場變化,“護城河”的理論也得結合創新能力更新迭代。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2022年行至半道,真正的至暗時刻或已過去,在追尋長期價值的漫漫征途中,愿與大家共勉努力。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疬^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
韌性托底 堅信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
2022-07-05 來源:嘉實基金 關鍵詞: 基金 投資 理財
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來自哪里?深入了解這一基本盤問題,或許能讓大家更加堅定長期投資的信心。
所謂韌性,是指物體在遭遇外部沖擊時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物體抗壓的能力越強,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
大自然中, 1盎司重的黃金錘薄能鋪滿9平方米的面積,堪稱“韌性最強”的金屬。建筑學里,木構件中突出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咬合,構成了中式建筑抗震的“靈魂”。采用榫卯結構的故宮,600年來經歷了200多次地震,屹立不倒。
資本市場能與波動共存也在于其韌性。“證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將市場中資產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現象比作遛狗,有時候狗狗會跑在人前面,有時候會跑在人后面,但只要遛狗繩索在,狗狗就不會跑太遠。如果我們將遛狗的人理解成資產的價值,狗狗是市場價格(Mr. Market),繩索的彈性就是投資的韌性。
2022年6月23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沖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來自哪里?深入了解這一基本盤問題,或許能讓大家更加堅定長期投資的信心。
市場韌性的構成
物理學上,韌性機制包含四個方面,第一,承接外部沖擊的能力,第二,緩解沖擊的能力,第三,防止沖擊擴散的能力,第四,從沖擊中恢復的能力。 對應在經濟層面,一個經濟體的韌性體現在面對沖擊臨危不亂,能采取相關措施減弱和化解沖擊對社會民生的影響,能將沖擊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有限范圍之中,以及沖擊之后恢復常態。 以上述關聯邏輯來觀察,即便是最近幾年發生了一系列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因素,中國經濟一次次承接住了外部沖擊、并從沖擊中復蘇。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國資本市場也一次次走出低谷、砥礪前行。 拿2010-2021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十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22年上半年在諸多新挑戰之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穩”,4-6月各項經濟數據逐月回升,韌性盡顯。 細看來,中國經濟的韌性源自不斷調整優化的結構。過去,中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出口和地產投資,如今,內需成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和“助推器”。即便是在疫情影響遷延的這幾年,制造業占比繼續提升,消費主導作用明顯,“調結構”進程不改。 中國經濟的韌性依托于市場和內需的巨大潛力。中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發展潛力巨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積累了應對變化的回旋空間。 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源自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提升。一體兩翼,科技創新一邊為企業賦能,一邊給市場助力,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這些韌性的構成因素就像榫卯,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抵御各種風險的基本盤。遠者不論,且看當下。隨著2022年疫情沖擊進入掃尾階段,穩增長政策逐步顯效,近期發布的宏觀經濟指標如供給端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需求端的消費、出口、投資均從低位開啟反彈,顯示經濟已呈修復之態。 構建個人投資的韌性 市場存在韌性,不代表個人投資對風險免疫。中國資本市場風雨兼程三十多年,彰顯價值投資主動選股能力的偏股型基金指數震蕩起伏,不少韌性不足的投資者被“顛下車”。 個人投資的韌性和心理學中的“抗逆力”、“復原力”頗有些相通,這種承受挫折的能力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 信念感,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有著堅定的信念。 能理性認知并堅信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賺的是兩方面的錢,一企業長遠成長、能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新收益,二是企業價值在市場陷入悲觀、定價嚴重偏頗時被低估而帶來的機會。市場是復雜的,短期價格總是難免因為情緒、流動性而隨機漫步,但是長期來看,內在的投資價值才是決定價格中樞的錨。 第二, 管控力,光有信念還是不夠的,個人投資的韌性還來理解風險,管控風險。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說,找到即將上漲的投資并不難,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地應對風險,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長久的。你需要做的是,第一步理解風險,第二步識別風險,最關鍵的是第三步,控制風險。 如果天氣預報告訴你,明天80%的概率會下大雨,你出門一定會選擇帶傘,這個動作就是管控被雨淋的風險。投資中管控風險,就是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做好資產配置,以有效合理組合的方式分散風險。 第三, 投資組合中底層投資標的的韌性,簡單地說,就是你選擇的股票、債券對應的公司在利潤創造上存在護城河,在估值層面有安全邊際。 巴菲特曾表示,優秀的公司往往擁有寬闊、持久競爭優勢的經濟護城河,具體體現在它具有很高的利潤率,并且可以長期維持增長。 如果說“護城河”是產業內部以及相鄰產業之間的競爭,而創新則是行業加速融合、跨界破壁的新常態,結合最近幾年的市場變化,“護城河”的理論也得結合創新能力更新迭代。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2022年行至半道,真正的至暗時刻或已過去,在追尋長期價值的漫漫征途中,愿與大家共勉努力。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疬^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產品標的指數的歷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產品未來業績表現。